王鐘的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09月21日01版)
  習近平在馬爾代夫訪問期間,提出中國公民到海外旅游要講文明,“礦泉水瓶子不要亂扔,不要去破壞人家的珊瑚礁。少吃方便面,多吃當地海鮮”。一些中國游客境外出游時大聲喧嘩、瘋狂購物的行為,也屬於網友概括的“中國式旅游”現象。此外,“中國式過馬路”“中國式成功”“中國式治堵”等一連串以“中國式”開頭的短語,在成為熱詞後被反覆解讀。
  並非所有的“中國式”短語,都是只發生在中國的獨特現象,這個標簽使用的範圍越多,就越暴露出其局限。比如,對中國游客舉止不文明的批評,有時針對外國游客也不冤枉。在長城牆頭可以看到外國人留下的“塗鴉作品”;微博上還流傳過老外在高架橋上集體小便的照片;在自助游尚未成為主流選擇的年代,發達國家也流行過吵吵嚷嚷的團隊出游模式。
  “中國式”帶有群體自貶的意味。“中國式”的潛臺詞是,國別屬性對人的行為起至關重要的作用。但是,這種思維方式把具體問題擴大為“民族特色”,有以偏概全之失。能看到一些橫向差異固然很好,但是承認縱向發展的必然進程也很重要。一些“中國式”如交通堵塞、闖紅燈,是現代化進程中才出現的情況,個人旅游更是在近二三十年才在大眾中普及,它們並不屬於民族文化中根深蒂固的部分。
  我們當然要正視並走出“中國式”這一標簽下的種種困境,但要看清楚這些現象的存在,反映的是發展進程中的焦慮感。再拿旅游來說,一方面,普通中國人有條件到國外旅游,國家也為公民出境提供方便,這是已實現的物質基礎;另一方面,腰包鼓起來的國人,尚未培養起出游的休閑心態——帶薪休假遲遲難以落實,讓人們大多只能選擇在黃金周扎堆出門;許多游客的出游預期尚停留在走馬觀花多看幾個景點的上,還不知道怎麼提高旅游品質。
  “中國,請停下你飛奔的腳步,等一等你的人民。”甬溫線高鐵事故後,這句話廣為流傳。與之相對的是,除了被人格化的國家,作為個體的中國人也樂於“飛奔”。不管是《紐約客》駐華記者歐逸文體驗的旅游團“五國十日歐洲游”的匆忙;還是大城市裡,人們自發形成“湊齊一撥人過馬路”,沒耐心等幾十秒的紅燈,都顯示出中國人的“速度”。除此之外,很多人判斷成功的標準,也落入“快、狠、準”的窠臼。“出任CEO,迎娶白富美,走上人生巔峰”的流行語,反映出一批人對“成功”的固化理解,也展示著人們心理狀態的急於求成。
  各種“中國式”的表述能夠流行,意味著很多人意識到了上述焦慮感,卻對現實困境束手無策。其實很多時候,改變就在舉手投足間。比如,不亂扔礦泉水瓶、不破壞珊瑚礁。這些旅游中出現的一些“普遍性”問題,並非什麼大事,卻需要每一個游客認真對待。任何一種現代化的文明生活方式,都需要針對具體問題,也都呼喚每個公民的個體努力,如果僅沉迷於對“中國式”的批判,倒可能在困境中迷失。這就不光是價值層面的缺乏自信,也是公民意識表現上的不成熟。
  隨著經濟發展的深入,很多“中國式”現象是可以迎刃而解的。破除對“中國式”批評模式的迷信,需要有等待發展觀成熟的耐心,也需要包容多元價值的度量。一類“壞行為”之所以成為模式,部分原因也源自過分強調“齊步走”。當中國人有機會自然地擁抱多樣化的生活方式,當“快”與“慢”選擇不再成為困擾,所謂“中國式”的焦慮也就有希望化為無形。  (原標題:“中國式”是一種發展焦慮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s27fsim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