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清明節,是中國人表達對逝者哀思的節日,每年清明節,大家的心中都有一抹憂傷。本報開闢專欄,徵集讀者與故去的人之間的清明節記憶,熱線開通後,眾多讀者打來熱線,講述自己與故人之間刻骨銘心的情感和故事。
  講述人——劉靜宇
  “母親影響我們兄妹的一生”
  在62歲的劉靜宇的記憶中,母親閆東海是無所不能的,她是榜樣,是依親優謀芊綹邸�
  “在我8歲那年,我父親因食道癌去世了,拋下了母親和我們姊弟6人,當時,很多人勸我母親,快改嫁吧。但母親拒絕說,自己砸鍋賣鐵也要把孩子們養育長大。”劉靜宇說道,母親沒什麼文化,但她一定要讓孩子們讀書,“那時我們能溫飽就不錯了,根本沒錢上學,每年交學費時,我母親都會帶著我們開各種貧困證明,就是為了能讓我們讀上書。”
  在母親的堅持下,6個子女全都長大成人,而且都在自己的工作領域里表現得很優秀,劉靜宇覺得,這和母親的言傳身教分不開。
  讓劉靜宇欣慰的是,母親年輕時受盡磨難,但老年後身體一直很健康,一直活到了96歲,可生老病死畢竟是自然規律,誰也逃不脫,2005年,96歲的母親病倒了,在醫院檢查後,竟是和父親一樣的疾病,食道癌。
  “不過,我想母親走得時候是安詳的,因為她的子孫都非常優秀,也都很孝順她,母親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影響了一大家子人,我們永遠懷念她。”劉靜宇說。
  講述人——吳愛萍
  “外婆臨終前捎給我10元錢”
  市民吳愛萍打來電話時,還沒說幾句話,就泣不成聲,她要講述的是自己和外婆楊西蘭之間的故事。
  “小時候父母工作忙照顧不上我,我就跟著外婆在農村長大,一直到小學畢業。小時候,農村的家裡很困難,但外婆只要有什麼好吃的,都留給我們,雖然她是一個沒讀過書的農村老太太,但她總是教育我,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,要善良、感恩。”吳愛萍回憶。
  吳愛萍說,外婆是2006年去世的,去世時已經90歲了,她永遠忘不了,外婆臨終前給她的一份感動,“外婆臨終前,給了我姨60元錢,說50元是給我姨的,表達對她照顧的感謝之情;另外10元讓我姨轉交給我,說我對她好……當時聽到這些話,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,這是一個年邁的老人最後情感的表達,她用這樣的方式再次教育我,人無論在什麼時候,都要記得感恩。”
  吳愛萍說,外婆從來沒有對子孫們說過“我愛你”,但外婆一生,都在用行動表達著那份無私的愛。吳愛萍說,她想通過自己的經歷告訴其他人:“要好好愛身邊的親人,趁他們還在的時候。”
  本報記者毛蜜娜
  本報徵集清明節回憶
  這個清明節,你想起了誰?在故去的親友中,你有什麼沒來得及表達的情感嗎?即日起,本報面向讀者徵集故事,歡迎你通過以下方式聯繫我們,講述你和他(她)的記憶,表達對故人的哀思之情。
  心中有段故事的你,可以通過我們的報紙講述,也許你的故事會教會更多的人,珍惜愛情,重視親情,呵護友誼。
  電話:029-88880000
  QQ:200802982
  微信號:hsrx88880000
  微博:@華商88880000  (原標題:即便陰陽相隔也能感受那份愛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s27fsimo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